统治硅谷的印度同行是怎么看待“抄袭”的?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时间:2017.10.09
33.1K

近日,朋友圈被阿里巴巴剽窃中小创业公司你今天真好看APP刷屏后,国内互联网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富贵贫穷,全网是一边倒的鞭挞声音。但是同样的事情放在我们的竞争对手,刚刚在硅谷击败华人,统治美国科技圈的印度创业同行怎么看,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印度创业圈的拿来主义

  笔者近期走访了班加罗尔、孟买等地的创业公司,也顺手网上搜集了近期关于抄袭问题的印度创业圈的采访记录,包括互联网酒店业巨头OYO、网上旧货电商GreenDust、互联网营销公司AdPushup、货运服务Grofers为代表的知名创始人,从中国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企业家的表态确实令人遗憾,OYO创始人Ritesh Agarwal年仅20多岁,是印度创业界杰出的青年代表,被誉为印度的马克扎克伯格,谈到创业公司之间相互剽窃时,他表示关键的问题是解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能够解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复制粘贴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Agarwal认为,每个所谓的模仿者其实正在试图解决各种当地的问题,并且他引用了印度最大的在线零售商Flipkart的例子作为参考。另外一位知名创业者,Chaturvedi,是互联网营销公司AdPushup的创始人,曾经担任过互联网巨头微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相对于年轻稚嫩的OYO创始人,Chaturvedi作为一个有深度国际IT经验的印度高管,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候,也是反复强调只是复制一个想法并不奏效,并不是什么大事,必须将其本地化,本地化才是核心。

  不仅创业人员这么想,风险投资行业人员也是这么认为的,HelionVenture Partners的合伙人Alok Goyal曾经投资过Taxi For sure和Big Basket等诸多知名案例。他认为,当OLA要和Uber竞争的时,重要的是怎么执行,而不是是否为复制,客户事实上只是关心他们的消费经历,而不会在意这个想法是否是剽窃而来。

  这样的想法还产生了进一步的连锁反应,很多印度风险投资者喜欢将模式进行类比,而在中国国内,成熟投资人更多的喜欢追寻新的模式。在线旧货平台Green Dust创始人Hitendra Chaturvedi非常有感触的说,在融资的时候,如果你说你的模式或者功能是唯一的,那么90%的投资者会走开。

对于创业环境的影响

  复制文化在印度互联网的盛行,导致公司对研发和创新意识淡薄,知识经济停留在纸上面。印度法律体系中的知识产权法也是极其薄弱的一环,法律流于形势层面,执行力度并不大。很多规章制度对于剽窃的定义不不够清晰,比如有人从别人的研究文章中复制两行,用不同的编程语言编写代码,或者更改别人的剧本的几个场景,并不会被界定为明显的剽窃。这也侵权行为广泛存在,不仅仅在创业圈,艺术、电影、写作、节目也是盛行拿来主义,乃至纯洁的学术界都沾染了剽窃的灰。在印度,很多人不把知识产权当一码事情,一切可以拿来复制的东西,都是OK的。这导致很多公司大大减少了对于研发的投入,阻止了创新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反思

  剽窃文化的盛行,也让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看到了潜在的危机,保护知识产权是发展创新经济的基本保障,而创新经济则是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增长的源泉,福布斯亚洲杂志曾在今年报道中指出,根本IBM的研究报告,90%的印度初创企业会因为失去创新的动力而失败,77%的印度初创企业缺乏新技术和独特的经营模式。

  以改革文明的印度总理穆迪也曾发问印度科技届,为什么印度没有产生与谷歌、脸书、Airbnb对等的企业,而中国却可以产生了自己的百度、阿里巴巴?这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即便用教育体系培养出优秀人才,如果放在不合适的土壤里,也是无法开花结果的,硅谷的印度人很牛逼,为什么印度的印度人就不牛逼了,就是这个道理。

  阿里巴巴已经公开向“你今天真好看”团队道歉了,毕竟中国的互联网文化相较于印度还是更加成熟的,中国的消费者也更加理性。但是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的是,如果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例子,如果中国的互联网圈子也充满剽窃,那么不管行业内有多少最精英的人才,都会被这个沉重的体制捆绑,无法迈出向前发展的步子。

(作者:翁射超 编辑:ahtianen)


上一篇:硅谷码农也为房价愁,巨头公司无奈争相造城留人

下一篇:Facebook也开始测试面部识别:帐号丢失可刷脸解锁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扫码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