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大小冰“合体” 能否在中国搜索市场弯道超车?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17.03.10
33.1K

夜静更阑,朋友圈中一则软件工程师的招聘信息“打破”了宁静: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和必应搜索(大冰)整合开始。

消息看似突然,实则必然。实际上,具备大量数据的搜索引擎和AI产品的“联姻”是微软发展的趋势,也是必经之路,更是两产品的自然落地场景。

苹果Siri,到GoogleNow,再到微软Cortana,用自然语言提问并获取信息的方式已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不久将会彻底改变搜索体验。微软正试图用大数据催生人工智能,再用人工智能反哺搜索引擎。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国内的搜索引擎市场是否会掀起波澜?微软必应是否会凭借19年的技术经验“弯道超车”呢?

李笛发朋友圈公开招聘

李笛发朋友圈公开招聘

耐人寻味

招聘启事字斟句酌

招聘的发布者来自微软小冰项目全球负责人李笛。短短几十字中,3个词句颇有深意:终于可以;AI泡沫很大;实现最大增值。

一位在微软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诉新浪科技,微软的“步调”与国内众多企业不同,有些企业的产品只是有了雏形或模式,即开始做前期宣传,而微软则是在宣传后希望产品马上落地。此次李笛的发布,本意并非宣传,而是想凭借其在科技圈的人脉和影响力,招聘更多的程序员加入其中,“如果真是想炒作,为何不开发布会呢?”

上述人士透露,李笛作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小冰项目和必应中国的相关业务均由其负责,但因公司组织框架和产品发展原因,此前产品并未结合,此次宣布“合体”,经过了多次探讨,目前团队的指向也很明确,“框架都摆好了,就是等人才进来”。

实际上,产品结合只是其中一方面,科研与工程的整合同样是重头。据了解,微软已于去年年底,将与AI相关的产品部必应、Cortana等的团队和研究部门整合,这个大团队的人数达到了5000多人,由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直接领导。

而对于“AI泡沫很大”的说法了,李笛本人有着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目前大量的创业公司或初创公司,纷纷称自己在做人工智能,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泡沫,目前大部分对话式AI产品都处在泡沫阶段,没有用量和数据是最大的问题。

目前,泡沫的说法已被业界普遍认可,资本的青睐加速了AI产业发展,也加速了泡沫的生成。有风投数据显示,在2011-2015年,全球有超过65%的融资发生在天使轮或A轮,而D轮及以后的融资仅有20家。截止2016年下半年,中国AI创业公司达到了235家,但只有28%的公司获得投资,投资金额共计约30亿人民币。

易观智库公布搜索引擎数据

易观智库公布搜索引擎数据

尴尬地位

国内常年水土不服

李笛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微软自整个PC时代都处于领先地位,且无人能撼动,但在搜索引擎和互联网时代,微软未能作出及时反应,被谷歌百度反超。

一直以来,全球搜索市场中,谷歌凭借“压倒式”优势稳居首位。根据2016年市场研究机构comScore数据统计,谷歌的份额为63.4%,而必应凭借21.9%位居次席。

实际上,这一数据相比2015年有了很大提升。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集中在微软旗下的Cortana语音助手以及Windows 10操作系统对于必应的推广。目前必应是Cortana的默认搜索工具,而且在Windows 10操作系统中,只有Edge浏览器可以深度集成Cortana。随着Windows 10桌面版装机量已经超过4亿,以及Cortana的智能程度仍在继续提升,预计必应搜索引擎的增长将持续增加。

但反观国内搜索市场,格局却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必应的表现多年来极度平庸。

据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搜索引擎运营商收入的市场份额中,百度、谷歌中国和搜狗的占比达到了94.97%,而必应和其他搜索引擎只占了5.03%。同年第四季度亦是如此,前三家依旧占了94.77%。

业内人士认为,必应在中国表现不佳的原因大体有两点。首先是体验不佳,搜索结果往往不能迎合国人“口味“,其次是国人先入为主的意识。在知乎上,多数网友也在”吐槽“必应的搜索体验。新浪科技记者在必应和百度上分别搜索“姚明的妻子多少岁”,百度显示:叶莉年龄35岁;而必应仅显示出了姓名:叶莉。

此前有机构将机器与人类进行题库测试,显示出搜索引擎智商

此前有机构将机器与人类进行题库测试,显示出搜索引擎智商

等待时机

产品整合试图反超

虽然必要在中国搜索领域市场表现不佳,但小冰在国内可谓“人见人爱”。

作为全球科技巨头,微软此前内部孵化过不少成功的产品,但小冰有着特殊意义,因为它是自1992年微软设立北京办事处以来,完全孵化并发展于中国的产品,令微软中的华人甚是自豪。微软小冰团队人员告诉新浪科技,目前小冰遵循的评价标准系指标CPS(conversations per session),即AI与人一次对话的轮数。从测试结果分析,小冰的CPS是23,即和人有46次对话,但据他们了解,行业内的平均数值仅为两三次。目前小冰已经进行了200亿次对话,后台数据中有条记录尚未被打破:一个人机对话长达9小时53分钟,双方交流了1229次。

然而,小冰的优异成绩能否助力到必应搜索上?

微软小冰团队人员表示,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升级,以及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的进步,搜索引擎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检索工具,而是拥有了一定智商。起初,小冰在冷启动阶段的数据,全是通过必应搜索导入的,可以被认为是由搜索引擎大数据催生人工智能。在冷启动环节结束后,即开始依赖小冰与用户间的沟通,团队定期会从必应中输入一些新数据给小冰,加以强化训练,再与必应整合,即是人工智能反哺搜索体系的过程。

但这并非微软一家的做法。实际上,用自然语言对话去改善传统的搜索引擎模式,已经是搜索行业的普遍趋势。在此之前,谷歌、百度等均采取了类似的做法。众人熟知的百度大脑,即是以天量级大数据和巨额应收,搭建的人工智能架构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微软宣称要将小冰实现与人进行情感连接,而与必应“合体”是否属战略改变?对此,微软团队解释称,目前小冰已是第四代产品,已开始向理性产品上靠拢,“现在到了这个时间点,必应要持续做好,小冰的产品线也要逐渐成熟起来”。

前景不明

业内分析难改格局

对于必应小冰“合体”,两个问题会引发关注:能否改变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格局;搜索框是否会被自然语音交互取代。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搜索引擎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为谷歌、必应和百度找到了新的突破点。此前这些企业是互联网公司,但积累的天量级数据后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新环境和新机遇,互联网公司或“变身”为一个不可估量的高科技公司。但是,这些并非微软一家在做,百度和搜狗等公司均在做类似的事情,微软要想通过小冰200亿次对话的优势改变市场格局,目前看有较大难度。另有人认为,两者的结合实际上为内部结构调整,属于战略部署,并非想改变市场。

对此,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市场与公关高级经理任昊表示,团队不想把任何现有的市场作为标的,目前微软还需将技术不断提升,相信整合后可达到1+1>2的效果。对于整合后的产品形态,团队已有相关规划,目前正在按照规划做开发,届时也会推出试用版。本月底,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将来京,届时团队会对整件事情做进一步梳理。此外,小冰也将封闭开发四到五个月,今年8月份将有重大升级。

(作者:韩大鹏 编辑:ahtianen)


上一篇:慕尼黑市IT负责人对回归Windows感到惊讶

下一篇:微软服务器芯片也要倚仗ARM 英特尔很受伤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扫码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