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需要排队,因为综合成绩并不是太理想,最近技术移民太多了。”
“还需要等多久?我都问了好几次了!”
在一家移民机构里,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刘阳(化名),在和移民顾问的对话中,明显能看出他的焦虑。
作为某大型外资企业的资深研发人员,他犹豫一番后告诉懂懂笔记:“国内现在这个领域的研发人才饱和,而且许多服务国内企业的研发机构,综合能力远比我们‘外资’出来的强,所以现在很有危机感。”
随着一些外资巨头的研发部门(或者生产厂)从国内“撤离”,许多技术岗位均被裁撤或者分流。刘阳表示,处于“上游”的研发人员,会被国内的大型企业“哄抢”,“但这毕竟只是少数。”
外资在医药、IT和互联网领域的优胜劣汰,早就预示着一场大浪淘沙。在2014年,Adobe关闭了中国研发中心,裁员400人;今年2月份,CA Technologies也毫无征兆地裁撤中国研发中心,这意味着其约300人的研发团队将被彻底解散;就在不久前,GE(中国)、GSK和礼来等跨国企业均爆出关闭或调整国内研发中心的消息。通用电气方面也对媒体表示,国内研发中心今后会更多聚焦中国市场重点关键技术领域,不再承担基础研发工作。
刘阳告诉懂懂笔记,这只是外资机构在研发方面撤离的“冰山一角”,有些大型企业虽然并没有公开宣布“裁撤”研发部门或“关闭”研究院,但实际上却在默默进行着研发职能的“调整”。
是什么原因导致部分国际巨头争相将研发机构和岗位“撤离”或是“调整”?受到“裁撤”影响的研发人才,又将何去何从?
“水土不服”迫使部分跨国巨头“逃离”
“所有的跨国巨头之所以选择在国内设立研发部分和主力工厂,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曾经在一家跨国医药企业担任中国区高管的Jack翟表示,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许多跨国企业瞄准了中国市场这块“香饽饽”。那个时候国内在高新科研与医药领域开发尚浅,所以许多跨国巨头纷纷“一股脑”地扎进中国市场。
对于跨国巨头在中国的“开拓”阶段,翟有自己的理解:“最早国内高级研发、管理人才并不是很多,所以外资来到中国都是带着自己的‘专家’来的;随着国内技术人才的增多,许许多多中国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也被吸纳进入‘外资’;但随着发展进程他们发现,中国的研发人才‘薪资’成本越来越高,甚至近几年应高于印度,与欧美的水平相近或基本持平了。”
人才成本越来越高,成为跨国巨头的“难言之隐”,本以为把研发部门和主力工厂设置在中国,可以更好地接近这个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还可以切实降低人工成本。然而日益高涨的人才成本,使得本该有的“一举两得”只剩下“一得”。
不过,翟告诉懂懂笔记,部分外资即使在这“一得”上,也做得一塌糊涂:“生搬硬抄,根本不懂中国消费市场的特点,也不懂消费者的需求。”
曾经服务某外资电商巨头(中国合资公司)多年的钟先生对于翟的说法表示认同,并举了一些生动的例子:
外国人比较一根筋,所以对网店的需求是简洁明了,一看就懂。而中国消费者需要的是有对比、评价、推介等各类信息糅合一体的电商平台,要提供足够丰富的选择,并且喜欢炫目靓丽的交互界面。
而他所服务的跨国电商企业,当时把在欧美的网购模式照搬到了国内。但是后来他们发现,在中国消费者眼里,这个网站看起来就如同一个“图片载入失败”的网页一样:分类杂乱无章,俨然一个假冒伪劣的“钓鱼网站”既视感。“这自然难以迎合谷内消费者的需求,甚至对于网站的可靠性都产生了怀疑。”
尽管钟先生和团队反映过相关的的问题,并提出过优化的方案,但是VP都是老外,有些UI的调整还要报备到美国总部……最终,这家外资电商企业无奈关闭了位于中国的很多事业部,仅保留了联络处。
“除了‘好看’以及功能多之外,中国用户更在乎性价比。”一家广州软件代理机构的负责人周经理告诉懂懂笔记,他的公司曾代理某德国IT企业的专业音频录制软件,当时的售价是近四万元一套(带加密U盾,送专用PCI声卡,且终身维护)。
然而讽刺的是,在代理该产品的五年间,这款软件在全国范围内仅卖出去16套。其中很多问题他们也都向德国总部(以及国内合资公司)反映过,但是基本徒劳。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这几年国内用户早就习惯了在手机终端进行的“滑动+点击”操作模式,但是欧洲研发人员仍热衷于“诺基亚式”的下拉菜单,而且认为更改这种UI界面很没有意义……后来这家合资公司只能选择黯然“离场”,并关闭了位于上海的“声学工作室”。
据周经理透露,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类似于他代理的这种专业音频软件产品,且版本众多。其中最低的版本免费就是唾手获得。“代价”则是开启软件时每次都会弹出“广告”。有些最高的全功能版本也不过才四千块钱,几乎与他代理的软件相差十倍。“功能相近,价格很低,哪怕稍有‘软肋’,用户也会优先接纳(类似的软件)。”
部分外资企业“打入”中国之后,成本高居不下,在需求市场上又显得“水土不服”,“思变”的求索下,自然要做出一系列的调整。
“只要那些外资觉得产品在中国不赚钱了,被‘调整’的首当其冲绝对就是研发部门,继而就是主力工厂。”翟对此强调,外资把研发和主力设置在中国境内,看中的无非是人才成本低和市场需求大,如果这两个要素都无法满足的话,那么研发将首先成为外企最“烧钱”的部门。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外资企业研发工程师告诉懂懂:“一般企业研发成本占销售收入的3~6%较为健康,但目前许多在中国的外资巨头却远远无法做到,因为销售收入实在太低了。”
庞大的市场需求,低廉的高级人力成本成为外资巨头“迁入”的主要原因,然而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中国本土的科研人才素质、能力远远超乎预期。表面上看,这对于外企研发团队来说是一件好事,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人才成本的大幅提升。
作为世界级的消费市场,外资巨头们本应该积极调整定位,以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可惜的是,部分外资巨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生搬硬抄”、“理念僵化”地将国外的模式和思路运用在国内市场,最终导致市场、用户不愿意“买单”,从而造就了研发成本高,销售收入低的反差局面。
这部分外企显然深陷“窘境”,关闭或缩减“烧钱”的研发机构,似乎成了它们的必然选择。
“进击的”中国企业,创新将外资“挤”了出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谚语拿来形容当今中国科技企业的研发进程应该是最确切的了。
“试问现在还有谁的PC会去买个MS Office光盘来使用呢,要么是Office 365,要么是WPS了。这就是一种适应市场的体现,毕竟投入成本低,用户体验也更人性化。”翟打趣地说,国内的高科技企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研发”基本靠“抄”,“创新”基本靠“瞄”。但随着本土企业巨头的逐渐“崛起”,它们也意识到了创新研发的重要性。
已经是晚上的10点,在某高新园区的一栋办公楼里,麦小康和他的伙伴们还在开会商讨客户定制产品的开发事宜。这是一个80后为主的AR研发团队,CEO麦小康告诉懂懂笔记,从今年开始,他们接洽的业务明显变多了,加班也变成了日常。
“AR的技术迭代是有限的,但内容的研发和创新却是无限的。”他表示去年中国内VR还是很火的时候,他和小伙伴们就已经嗅到AR在未来所能产生的无限价值。在搬进高新园区的时候,他们发现还有另一家日资企业,也在做AR技术研发与内容孵化。
教育领域无疑是很多AR企业都会去涉及的领域。麦小康表示,正因为教育的普遍性和对交互的需求,所以国内很多AR企业纷纷瞄准了这一个板块发力。就在半年前团队接洽的一个项目,让他们明白创新研发所能带来的竞争力。
“客户是一家从事K12教育的大型培训机构,想开发一个游园会那样的AR软件,并在过程中‘拾起’与经典历史人物有关的‘武器’,还可以通过这些‘武器’进行对战的益智学习类游戏。”这位客户之前也找过几家外资研发机构,但都无法满足客户的想法,其中就包括同在高新园区的那家日资企业。
最终这个项目让麦小康的团队接下了。“说起来很简单,但这个想法实现起来的难度堪比《Pokemon Go》,只不过团队愿意尝试一下。”麦小康说。
经过将近半年的潜心研发,团队终于顺利将这个AR应用交付给了客户,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除了AR基本的技术之外,这个软件还加入了‘声音’的创新,带上耳机,声音的远近和方位会带给用户提醒,根据声音的指向就能找到所要的‘武器’。”麦小康表示,正是这项研发上的创新,为他和团队树立了极好的口碑。“国内不少领域在科研能力上,虽然起步比国外晚,但创新能力丝毫都不比外资企业差,包括电子支付、AR、裸眼3D、智能手机这些方面。”
不只是互联网领域,国内医疗科技领域的研发能力也让跨国巨头饱受“威胁”。
“国内研发的CT产品,有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价格却只是外资(同类CT设备)的70%~80%。”在参加珠海举办的某医疗信息化专业论坛时,一家三甲医院的参会代表告诉懂懂笔记,现在医院内采购的一些医疗设备很大程度都是趋向“国产化”,除了价格优势之外,诸如东软等国内巨头也在拉近与跨国品牌之间的距离,医疗器械还会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裔群体生理特点进行特定的创新优化。这种趋势,正在逐渐打破GPS(GE,飞利浦,西门子)长期垄断的局面。
本土化研发生产所带来的高性价比与创新能力,无疑成了众多国内高科技企业在市场上的“制胜法宝”,对部分跨国巨头着实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迫使其不断地进行研发、管理等人员的“调整”甚至“裁撤”,以控制在华机构的运营成本。
中资“崛起”,外资“离场”,人才的两极分化
刘阳曾经服务的外资软件企业,早在2014年关闭了位于国内的研发机构和主要业务部门。
“研发人才的两极分化真的很可怕。就在部门宣布解散的时候,有大约20位成员被邀请到了美国和印度工作,还有一小部分被国内相关的巨头邀请加盟。剩下的和我一样,拿着还算丰厚的遣散费,另行去找新工作。”刘阳告诉懂懂笔记,那些获邀“出国”就业,以及有国内巨头抛出橄榄枝的人才无疑是幸运的,而剩下像他一样的部分员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期”之后,都妥协从事了并不如意的工作,而刘阳更是在两年里“跳槽”了五次之多。
“像当初,许多家长希望自家的孩子都读‘会计’专业,结果财务会计出纳都饱和了,会计反而成为了就业容易高薪难的专业。中国科技高速发展的这几年,有些领域的研发人才也是大量从学校涌出来,结果也跟会计一样了。”刘阳说,在国内,现阶段基础研发人才基本上是饱和的,巨头们纷纷争抢的全都是“头部”人才,需要的是具备极强攻坚能力和综合素质。
若外资企业关闭在华研发机构,或者裁撤研发人才,这些人才“失业”之后,除了极个别的“拔尖者”,许多基础性人才都面临就业难的困境。
而相反,在部分国家的外资企业关闭在华研发机构,将研发职能转移到本国或印度、捷克、爱尔兰以及北美澳洲等地区之后,当地对于人才的需求程度则大大提升了。
深圳一家连锁移民机构的移民顾问姗姗告诉懂懂笔记,在2015年之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各国对于技术研发人才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16年底到2017年中,这股趋势达到了顶峰。就澳大利亚而言,已经宣布将在下个财政年度吸纳19万名移民,技术移民的配额也大幅增加。
“对于技术移民,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十分开放的政策,部分人才紧缺的国家更是可以‘速成’。相比投资移民,等待的时间大大减少。”姗姗表示,对于各国积极放宽对于技术移民的政策,在各移民机构申请“技术移民”到美加澳地区的基础型研发人才也在大幅提升。
在经历了多次“跳槽”之后,刘阳依旧无法找到令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他承认,这其中有一部分是自己“姿态过高”问题,但更多的是技术研发人才饱和导致的,自己在年龄和起点上又无法获得很好的竞争力。所以不得已考虑移民,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身边有很多老同事都已经移民了,好一点的去了美国、加拿大甚至欧洲,委屈点的去了东南亚。因为那边缺(技术人才),所以薪资还较为可观。”刘先生说,虽然许多技术研发人才都选择了移民,也在国外拿到了较为客观的薪资,但要更好的适应异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并不简单。
据部分机构了解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每十个移民申请里面,技术移民就占了至少八个,主要是以技术、研发、管理岗位技能为主。“其中还有许多大型外资企业(经验)的高级人才,而且技术移民相对于投资移民来说,所需要的费用更低。”姗姗表示。
曾几何时,进入大型外资企业,当一名研发人员或管理人员,无疑是许多人都想得到的“肥差”,既有票子又有面子,但对于年近40岁的“刘阳”们而言,这份“肥差”丢了之后,显露出来的是更加现实的“骨感”。
对于被“外资”撤离所“遗弃”的绝大部分研发人才来说,面对着饱和的就业环境,也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选择委屈,放下姿态,放下以往经验,甚至放下专业去从事一份并不十分“对口”的工作;要么就走出国门,寻求需要自己的地方和岗位,重新发光发热。
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两个选择,都十分艰难。
至于自主创业,刘阳坦言:“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没有金刚钻,就不要去揽瓷器活儿。”
下一篇:谁正在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幕后推手?
地址:中国·合肥市高新区创新大道5089号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一号嵌入式研发楼4F
400-168-9850
皖公网安备34019202000142号版权所有 © 安徽天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5021665号-6
建筑行业信息化软件服务提供商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做建筑行业数智产品领跑者